查看原文
其他

探索与争鸣 · 推荐┃阎步克:中国的级别工资和职务工资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

2015-05-31 阎步克 探索与争鸣杂志
点击上方探索与争鸣杂志可以订阅哦!

由上海市社联举办的“望道讲读会”2015年系列学术讲座的主题是“文化中国:从何处来到何处去”,5月9日,“望道讲读会”第一讲请来的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,他的讲演主题是“中国古代的行政等级:官僚品位与治理文化”,本文为阎步克教授现场演讲部分内容,主要谈了中国自古代以来官员的职位和收入问题。


本微信转自澎湃新闻。



中国古代“桌游”——升官图


中国文官等级制有两个类型,一个是品位分类,一个是职位分类。

先说品位分类。在品位分类下,官阶是个人级别,用来标志个人地位、资格、报酬,所以官阶与职位是分离的。等级管理,一个是给官职分等分类,一个是给人员分等分类。因为职位有等级,人也有等级。职的等级和人的等级可以不一致,于是可能就出现了官大职小,职大官小,有官无职,有职无官的情况。

再说职位分类。职位分类之下只给职位分等分类,不给人分等分类。由于官和职一体,就不存在独立于职位的官阶,等级随职而定,不跟人走。职位分等之下个人没有级别,你做甲职位就是甲职位的级别,拿甲职位的工资,你做乙职位就是乙职位的级别,拿乙职位的工资。

品位分类的优点就是以“人”为中心,因为给人分等,它的优势有利于灵活安排能力和资格之间的矛盾,保障官僚个人品级,赋予官员稳定的安全感。

比如说一个老同志,辛辛苦苦一辈子,可是能力不强,但也得做出激励,给予回报。那么在品位分等下,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,因为没有能力承担高的职位,可以让他继续承担比较低的职位,但同时可以把他的个人级别提得很高。品位的存在就显示了灵活性,灵活地解决了能力和资格之间的关系。

品位分位有利于保障官员的个人身份。东方社会对于品位有强烈追求,个人品位对个人有强大的激励作用,还能赋予官员稳定安全感。比如社会变动的时候,一个机构被裁掉了,另外一个机构建立了,裁掉的那些人员,假如没有品位的话,就变成普通人了,就跟组织没有关系了。但是存在品位就不一样了,他依然有身份、有级别、有工资。

职位分类分等的优点是以“事”为中心,职位由权力、责任和资源构成。职位分类是职责和权责的分类,特点就是注重科学、效率和保证同工同酬。任何人做同样的工作,都拿同样的工资,享受同样的待遇,拥有同样的级别,不管是男女老少,不管种族性别宗教,一律平等。

英国的文官制度出现很早,就是品位分类。学者认为,品位分类比较传统,在技术上也相对简单,因为给人分等是相对简单的事。美国在上世纪初率先实现职位分类,对各个联邦职位、州职位,一一规定,它的资格、权力、职位、报酬、待遇等等。这个在工作量上相当之大,技术上相当复杂。美国实行了职位分等之后,逐渐对其他各国发生影响,欧洲各国开始逐渐向美国靠近。日本和台湾等地,大概在二战后1950年代中期也开始逐渐向美国的职位分类学习。

中国一直到1980年代的中期,还有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两种不同的类型。当时有一个倾向就是实行类似职位分类改革。1985年有一次大幅度干部等级管理制度改革,随后大家发现,这种职位分类实际上不适合中国国情。随后改革的车轮往回转,再次设回品位。

简单地说,贵族化的官僚倾向于品位分类,工具性的官僚倾向于职位分类。先秦“公卿大夫士”是中国官阶制发展史上,一个品位分类的高峰。秦汉的禄秩等级具有浓厚的职位分类色彩,反映了秦汉“以吏治天下”,官僚特权较小。

魏晋南北朝的中正品、散阶和军阶,使这个时代又成为品位分类的高峰。唐代存在散阶,宋代存在本官,依然是品位分类性质。不过到了明清阶制大幅衰落,各种待遇都向职位靠拢。在这个时候官员关心的不是品位,而是职位,如果你想当大官就做京官。如果你想发财想捞钱,就当地方官,各个地方管官都被官员分为肥圈、瘦圈。比如说苏州地区的县官当时被人分为金银铜铁,就是指贪污的空间有多大。

所以,周代是一个品位分类的高峰。到了秦汉反过来了,出现了一个职位分类的高峰。到了魏晋南北朝,又是品位分类。而到明清,又向职位分类有一定程度的回归。

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的发展,就存在着这样一个上下动荡左右摇摆的进程。这样一条曲线,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非常有帮助。

中国明清的集权官僚特点与秦汉有类似之处。甚至中国古代学校等级变化也与此重合。比如周代国子学,贵族性特别浓厚。到了秦汉太学,向每个愿意学习的青年开放。所以汉代学校中有很多很穷的学生,只有靠勤工俭学才能维持学业,比如说帮同学做饭、抄书。东汉开国皇帝刘秀,他跟同宿舍的同学合起来买了驴,让驴跑运输,挣的运输费就是学费。汉代没有任何的读书限制。

到了魏晋南北朝,周代的国子学死灰复燃,面向五品以上官,六品以下和平民进入到太学。学校的贵族性就出现了,国子学就是贵族学校。到了唐宋,三品以上入国子学,五品入太学,七品以上入四门学,八品以下和平民进律学、术学、算学。

国子、太学、四门学,他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区别,区别在于他爹的级别是不是够,他爸是不是李刚。比如说三品就是部以上的领导干部,五品就是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弟,七品县处级领导干部子弟,这样的等级性很强。

到了宋以后,国子学四门学都在淡化,太学重新成为学校的主体,到了明清,国子学就是太学,太学就是国子学,地方州县任何一个学校的学生,只要你是一个好学生就有希望考入好的学校。

在洪武时代,南京国子监,太学民生有一千八百多人,官生只有三人,就是说凭父亲的级别高而入学的只有三人。这样一个制度告诉我们,明清时代最高学府的公平性、开放性、流动性,完全就是现代水平。

秦汉的太学体制和明清的太学体制,惊人的基本一致。这也给我们展示一点,就是说明清集权官僚制度特点与秦汉有类似之处。

其实新中国建国以来,干部等级管理制度的变化,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围绕着品位和职位这个条线而变化的。

同样做县长的,可能是13级干部,也可能是15级干部。这个13级和15级与职务无关,跟人走。比如说这个县长被调到工厂当厂长,原来是13级还是13级,原来是15级还是15级,这就是典型的品位分类。同工不同酬现象也出现了。

职位分类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保障同工同酬。任何人做这个工作就是都这个级别,这个地位,拿这个钱。品位分等不一样。同样是县长,可能是13级干部15级干部或者17级干部。

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品位和职位的摇摆,建国以来其实也是如此。1956年的30级行政级别制度,最高工资是一级560元,最低是20元,相差28倍,完全根据个人级别定待遇。

1985年实行职务工资制,12级职务工资,除了基础工资,加上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,完全根据职务来定收入。当时我算了一下,最高职务工资是530元,最低是52元。

到了1993年,觉得职务分类不适合中国国情,再度恢复级别。在这种情况下,官员的工资有两个来源。一个是职务工资,从总理到办事员,12级,分成14个档次。另外还有一个15级级别的工资。在此之后中国公务员的工资,就是这个工资表的工资,一半是品位工资,一半是职位工资。有人说职位工资一个月就几千块,听起来是很少,其实还有一半级别工资。到了2006年,12级职务工资是这个数,最高4000元,最低340元,另外还有27级级别工资。

现行的工资制度,不是这个数了,但是方法原则是一样的。


版 权 申 明

本微信公众号系《探索与争鸣》杂志官方微信,如无特殊说明,本微信内容均来自《探索与争鸣》杂志,版权所有。

欢迎个人转载,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,请发送微信留言,或联系《探索与争鸣》编辑部021-53060418,取得授权。

对于侵权行为,本刊保持追究法律责任权利。
以学术为底色以思想为旗帜感谢您关注探索与争鸣杂志




订购方式

价格:12元/月,全年144元
方式 1:汇款购买
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联大楼401室
《探索与争鸣》杂志社 / 邮编:200020
方式2:银行转账
上海《探索与争鸣》读者服务部
1001251109144002843
工商银行淮海中路第一支行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